暑期“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一)“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功经验,聚焦福建特色农业、海洋经济产业、地方特色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乡村发展重点领域,我校今年共组织5支实践队参与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他们在与社会实际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同在福建大地上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药学系实践队赴永春五道醋业,感悟永春老醋的独特魅力;前往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了解永春香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及产业发展现状,领略永春香的悠久历史。健康管理系实践队赴政和祥福工艺博物馆、起凤林生态茶园基地,深入学习产业文化,体验民生、升华思想,了解政和老百姓如何在廖俊波精神的带领下,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实现发家致富的故事,通过探寻乡村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感受乡村振兴脉搏。康复保健系实践队深入了解福安畲族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走进廉岭村的八角丝瓜种植基地和溪塔村的葡萄沟,了解种植规模、生长特点、收成情况,及其如何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中药系实践队走进连江县中麻小学,教同学们制作漆扇,通过手工操作和作品呈现,深刻领略非遗文化与审美的融合;他们还发挥中药专业特长,用图片、文字、现场模拟等方式,向小学生们介绍常见的药用植物、人体穴位等,并现场讲解中医药知识、传授中医药技术,让他们了解“身边的中医药”,感受中医药非遗文化的神奇和魅力。药学系实践队走访永春县大羽村,参观白鹤拳史馆,深入了解大羽村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巧打白鹤拳的文化牌,设计多种旅游文化体验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康复保健系实践队走进福安市参观婚嫁花轿和手抄歌本等畲族非遗文物,认真了解乌米饭和银饰的制作过程,领略精湛技艺中的民族智慧,体验畲族传统非遗文化,讨论自媒体时代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各实践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当地百姓,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中药系实践队深入连江县中麻村村居、河道、海边进行走访交谈、实地考察等,通过生态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清理垃圾等,号召村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在了解该村的生态环保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后,共同为该村下一步制定生态环保新举措建言献策。药学系实践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永春县大羽村居民和环卫工人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免费发放爱心药品,并开展血糖血压健康监测服务,累计为群众提供药品储存、使用等用药科普材料和爱心药品500余份,获得一致好评。健康管理系实践队展现助老职业技能,在政和县稻香敬老院,利用所学技能开展养生操教学、健康宣教以及健康义诊等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今后,校团委将继续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加强活动内容筹划和组织领导,积极广泛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发挥好共青团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中,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担当、踏实苦干,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