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桑梓,反哺家乡 | 生工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故事⑪
青春恰似火 扬帆正当时
寒假社会实践火热进行中!
生工学子利用假期
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
聚青春之火 燃时代之光
下面跟随团团的步伐
一起来看看生工学子的风采
中药系
通过此次寒假返乡活动,吴晓煌、李立同学参观了仙塘古城堡。据史料记载,明代倭寇多次入侵福建东南沿海,有记载者就达30多次,民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仙塘古城堡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村人当时为了防倭抗倭及贮存粮食所需而建的。
此城堡离县城不远,大约十几分钟车程,是一个袖珍型古堡,建在一个小山上,山下是仙塘大庙,这里是仙塘风水宝地,俗称龟背印。西门迎薰、东门朝阳保存完好,瓮城也留存,城楼已然毁去,瓮城中皆有一棵参天大榕树,盘根错节,苍劲的树根紧紧抓住城门石块,就像给城门穿上一件铠甲,古拙而苍桑。仙塘城堡因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和卓特的军事防御作用,史料中未见有被倭寇攻陷的记录。失去军事意义的古堡如今实际上已被村民抛弃了,树木野草疯长的城堡里只有东边七八间老屋,住着三四个老人家。然而,我们依然能够在这历史的痕迹里寻觅过去岁月的沧桑。
——21中药2班 吴晓煌、李立
药学系
怀揣着对福州镇海楼及其文化背景的好奇与敬仰,刘文博同学在寒假期间到访镇海楼,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底蕴。镇海楼是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呈现方式展示本土特色的历史建筑,将历史、文化、特色、魅力浓缩于一座楼,全面的展示了福州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通过楼内设置的多媒体与文物展览,文博同学了解到福州的建筑结构,福州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及这些建筑之中所蕴含的故事和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除了历史文化建筑之外,文博同学还了解了福州所传承下来的技艺如:软木画,脱胎漆器。这些传统建造技术令人折服。通过本次探寻文博同学希望有更多人能够走进古建筑,看见这些历史的痕迹和不应该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19药2班 刘文博



健康食品系
这个假期,黄心玥同学回到了家乡福建省华安县丰山镇玉兰村向村民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黄心玥同学借助村委会的平台,通过用活宣传形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常态化等活动的开展来向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与村民一对一当面交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黄心玥同学表示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虽然宣讲工作没有报酬,但只要参与其中,定能收获许多,自己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黄心玥同学认为,宣讲活动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扎实了自己的政治素质。
——22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班 黄心玥



康复保健系
寒假期间,蔡于娜同学参加了莆田红十字水上救援队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蔡于娜同学和团队成员一起搬运物资,并分发给各乡镇的困难家庭,用行动让家乡贫困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文关怀。活动期间,蔡于娜同学虚心求教,不断向前辈学习,对来领取物资的人们伸出援手,送去温暖的问候。物资的搬运是辛苦的,但是在看到一箱箱的物资送出去时也是满足愉悦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家乡人民,蔡于娜同学感到无比地自豪。希望今后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22康复治疗技术3班 蔡于娜



健康管理系
寒假期间,来自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坛镇的陈艳花同学调研考查了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为了更加了解家乡闽南地区的传统闹元宵的民俗文化,从中探索中华文化的传承,感受闽南元宵的传统文化习俗,陈艳花同学调研考察了不同村落的元宵习俗并参与其中。通过这次的调研考察,陈艳花同学深刻感受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陈艳花同学表示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保护传统民俗,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1护理1班 翁佳欣



奋进新时代 争做新青年
生工学子们在实习实践中
掌握真才实学
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