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桑梓,反哺家乡 | 生工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故事②
青春恰似火 扬帆正当时
寒假社会实践火热进行中!
生工学子利用假期
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
聚青春之火 燃时代之光
下面跟随团团的步伐
一起来看看生工学子的风采
中药系
庄雨凝同学参加了走访问候低保扶贫户活动,活动实践所见所闻令其心惊怜悯,贫困户们并没有因为生活不易产生负面情绪,他们诉说自己不公的同时,也会以笑面对世界;善良的老板虽生意萧条,但却愿帮助没有血缘的老奶奶;空巢老人虽过得清贫,但并未放弃生活。这几日虽互为过客,但对他们的关心和些许帮助,也让他们感受到些许温暖,也能感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这次经历让庄雨凝同学更明白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的意义。往后,即使她不是志愿者,也会在别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些帮助;也会经常去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让更多人体验到温暖。
——22中养1班 庄雨凝

药学系
1月15日至1月17日,时值春运,陈荣樟同学参与了永春县环岛客运站党团员志愿服务活动。在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中,陈荣樟同学在志愿者服务台接受旅客问询,为乘客解答在车站遇到的各种问题,登记失物招领信息。陈荣樟同学参与了车站的安检工作,排查可疑的危险物品,劝导站内旅客戴好口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在人流量较大的时段陈荣樟同学还协助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检票,引导旅客进场上车,闲暇时打扫车场卫生,保持站内环境整洁。陈荣樟同学表示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能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还能深刻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22药学5药 陈荣樟




健康食品系
严文婕同学在这个寒假,踏上了寻访客家土楼的旅程——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永定土楼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承载着客家文化的内核。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客家土楼”。它们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这种神奇的山居建筑,凸显着聚族而居的客家人的古老传统。
土楼不仅是艺术殿堂,还是一本历史传记。通过参与此次的社会实践,严文婕同学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21食品检验检测技术1班 严文婕



康复保健系
简巧玲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在家乡的社区医院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负责引导就诊、清洗简单的器械、测血压、帮小宝宝热奶瓶等工作。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她的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获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肯定;同时,针对专业知识她不懂就问,并认真做好笔记,获得了带教老师的赞许。一系列的实践,巧玲同学掌握了血压和血糖的正常范围、心肺复苏的有效指针等一些临床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实操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她表示本次实践,对她而言是一种的锻炼,也是一种考验,具有十分可贵的意义。
——22级康复治疗技术3班 简巧玲



健康管理系
兰新平同学利用寒假参加了家乡社区的举办的“清洁从身边做起”的社会实践活动。兰新平同学主要负责清洁的区域是社区公园,她需要将落叶与地板上的垃圾清扫干净,为到此游玩的居民创造一个优雅整洁的观赏环境。经过数小时的清理打扫,社区公园焕然一新,所到之处整洁清新,鸟语花香。兰新平同学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前来游玩的居民们的高度赞赏。通过参与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兰新平同学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的责任,大家应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志愿活动。
——21智慧老服1班 兰新平



奋进新时代 争做新青年
生工学子们在实习实践中
掌握真才实学
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