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特辑⑮践悟思想寻足迹 健康服务助振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践悟思想寻足迹 健康服务助振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20日,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泰宁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引领
在红军街头、炉峰山上追忆光辉党史
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所在地—红军街。讲解员为大家生动讲述了红军街的革命历史,红军三进三出三次解放泰宁,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泰宁与敌军斗智斗勇、顽强斗争,与人民鱼水情深的革命史。



走在红军街坚实的石板路上,两侧高墙上刷写着的大字标语、巨幅文告生动地展示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政治情怀。朱德、周恩来旧居、红军井等历史文物遗迹仿佛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伟人的风华以及新时代的召唤。



在炉峰山主题公园里,松柏苍翠挺拔,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气氛庄严肃穆。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实践队员重温入团誓词,重拾入团时的初心及使命。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肩负使命,踏着烈士们用生命铺成的道路,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为祖国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对帮扶
文明共建少年宫携手共进促发展
为深入贯彻省文明办关于乡村学校少年宫帮扶工作精神,将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发挥省级文明校园人才资源优势和模范带动作用,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与泰宁县青少年宫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

泰宁县青少年宫负责人唐雪琴老师,对泰宁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规划等情况进行了介绍,校团委张磊副书记对少年宫的帮扶工作如何更好有效的开展和大家一起做了讨论,表示将尽全力做好统筹协调工作,通过资源共享、结对帮扶、送课下乡、社团联谊等措施,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活动阵地。

校团委副书记张磊老师代表我校与泰宁县青少年宫负责人唐雪琴老师,签署少年宫共建协议。今后,我校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专业特色,履行文明单位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
大金湖畔领略乡村振兴华章
1997年,习近平同志在三明调研时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来到美丽的大金湖,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同学们深刻地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理。


实践队员投身泰宁,多方位深入了解体验当地的乡村发展,在生态振兴、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的乡村正在勃发新的生机,同学们也在参观交流中,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守护乡愁
尚书第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其中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对泰宁县城而言,尚书第,这座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无疑是一张最响亮的名片。



尚书第的严谨布局、宏伟气势,精致石雕、砖雕、木雕,古朴的牌匾,等等,无不散发传统建筑的魅力,令队员在徜徉其间,幽古之情油然而生。队员们纷纷感慨,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你真正地走近他,就会情不自禁的被他所吸引。
悟初心使命,赴青春之约。精彩纷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至尾声,同学们在实践中寻访红色足迹、追忆峥嵘岁月,步入红军街感受当年那段红色记忆,深入岭下村了解红军的艰苦历程,深切的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普宣传、走访调研、健康服务、心理健康、结对帮扶过程中,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向人们展示了生工学子的风采。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英烈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主动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战场,履行青年责任、展现青年作为,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