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悟思想寻足迹 健康服务助振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践悟思想寻足迹 健康服务助振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引导走进乡村、助力振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团赴三明泰宁县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8日,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团赴泰宁县岭下村、大源村,跟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亲身感悟老区的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
寻足迹——“一杯米酒”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
老区情怀
实践队在岭下村驻村第一书记余运炜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岭下村实地调研参观。走进大山深处的“红色村庄”岭下村,青山绿水掩映着丰富的红色历史遗存。
“一杯米酒”的老区情主题展厅记载了土地革命时期岭下村民英勇抗战的红色岁月。
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曾深入岭下村调研老区工作。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同学们来到老游击队员黄炳茂的家,聆听“一杯米酒”的动人故事,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的深厚情怀。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要传承红色基因,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参观初心公园,学习了解岭下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中,发展的三个初心故事。用这些故事激励同学们要珍惜当下、奋勇当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实践队参观了初心公园、红军食堂,亲身感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在党的政策大力支持下,岭下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振兴之路。
访旧址——大源村里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大源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泰宁县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乡之一。1931年6月红3军团6师第一次解放泰宁时,大源就成立了红色政权——乡革命委员会。在红军工作团帮助下,大源乡革命委员会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为红军筹款筹粮等活动。同时,它也是红五军团十三师的诞生地,陈伯钧领导的三十八团曾在此驻扎。

大源村的古驿道和古桥梁成了红军频繁来往闽赣两省的重要通道,彭德怀、杨尚昆、林彪等红军高级将领率领多个红军团从这一重要通道征战于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据地,参加反“围剿”斗争。



实践队队员在大源村杨玲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考察红色革命遗址,亲身感受红色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好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执着的忠诚品格,立足本职、锐意进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传家风——家风家训堂里感悟清正廉洁力量
岭下村家风家训堂占地面积约180余平米,分成两层的展区,展示内容包括岭下村的优良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廉政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等丰富的内容。



在乡政府工作人员江子欣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家风家训堂,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深刻了解新桥乡各个历史时期优秀人物与其家风家训,共同聆听先贤家风故事、感受家风文化。参观学习结束后,实践队师生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清廉家风,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廉洁意识,做新时代的廉洁表率。
悟思想——集体研讨提升学习成效
实践队利用晚间时间集合,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并交流白天所观所思所想,。实践队全体队员积极讨论、畅谈感悟、分享人生、梦想未来。通过本次读书会,实践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和叮嘱,更深刻体会到“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将自己的梦想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个人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
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
实践队还将利用暑假期间整合资料、充分研讨,为开学后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做好准备,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成长感悟,结合真情实感,将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传播到校园中,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前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



悟初心使命,赴青春之约。精彩纷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递着关爱,也展示了生工学子的风采。队员们表示,通过实践活动,在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之余,进一步明确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要立志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有为青年,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