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生工院学子 暑期“三下乡”——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2年暑期,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精心组织全校十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深入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健康科普、社会观察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见识才干,取得丰硕成果。
探访红色遗迹 重温峥嵘岁月
学校多支实践队以“走进红色基地,重温红色故事”为活动主线,参观泰宁县岭下村、大源村、莆田市涵江区、建宁县客坊村等地的红色革命遗迹,聆听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红色历史,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校团委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团赴泰宁县岭下村、大源村,在老游击队员黄炳茂家,聆听“一杯米酒”的动人故事,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老区深厚情怀;参观红军街,重走红军踏过的石板路;参观烈士纪念馆,在炉峰山主题公园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健康食品系“青心向党”实践队在莆田涵江参观红军旧迹、寻访革命旧址,追忆红军革命的峥嵘岁月。康复保健系“团团助力 康养送爱 老有所依”实践队来到建宁县客坊村水尾红军小镇,跟随红二代讲解员走进革命旧址,聆听先辈们的英勇故事。





寻足迹看变迁 汲取奋进力量
学校多支实践队通过“研读+实践”的方式,结合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实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开启思想学习之旅,用眼、用心、用情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的情怀与担当。
药学系“榕药”红色筑梦之旅实践队前往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重走“党群连心路”,切身体会“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下党之行。中药系“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队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层的少数民族村庄,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畲村带来的“巨变”。健康管理系实践队重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福鼎市柏洋村调研的足迹,领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深化民族团结 勇担青春使命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药系和健康管理系实践队分别走进少数民族村落春雷云村和硖门畲族乡,开启暑期实践活动,体验民俗风情,感受畲族文化,开展结对帮扶。实践队队员中蒙古族、藏族同学也为畲乡同胞们带去了精彩的才艺表演,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弘扬健康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各实践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当地百姓,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专业技能助老,传播康养理念。健康管理系实践队在硖门乡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技术——颈咽操,帮助老人保健喉部颈部。校团委实践队情系夕阳小分队为老人们进行康复理疗,分析老人们的健康难题,科普康复相关知识。康复系实践队在黄埠乡卫生院为村民们提供免费血糖血压测量和耳穴压豆,针灸推拿、手法理疗、运动训练等康复理疗服务,并为村民进行了详细的功能障碍评估和康复理疗,给予了日常居家训练方案。食品系、中药系实践队开展测血压、测血糖、保健理疗、健康知识宣讲等,并带去中药养生香囊、分享健康茶饮。药学系实践队为下党乡农户提供用药咨询与用药指导。
中药系“本草远航队”走访种植蛏、紫菜等海洋产品养殖大户,进行发展现状及药用价值的调研,同时协助新媒体“抖音”运营等模式参与科技支农,对中麻村特色产业中海产品的选品、包装、电商平台选择、营销推广和直播带货进行现场指导,助力美丽乡村再振兴。





关爱留守儿童 播撒爱心阳光
校团委实践队心理健康“童益绘”小分队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心理手作绘画活动,帮助孩子们可以敞开心扉,勇敢地表达内心真实想法,让心灵不再留守,健康快乐成长。该实践队也给孩子们赠送了书包、文具盒、水彩笔等学习用品,鼓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关爱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发挥省级文明校人才资源优势和模范带头作用,我校与中麻小学、泰宁县青少年宫签订了共建协议。将通过资源共享、结对帮扶、送课下乡、社团联谊等措施,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活动阵地。



逐梦正青春,奋进正当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构建“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2022年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汲取智慧、施展才华、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履行青年责任、展现青年作为,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