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交流分享会




近日,中国青年报陆续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采访实录第二十六至第五十篇,与2020年5月至7月刊发、11月出版的第一至第二十五篇采访实录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为我们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学习素材。新时代,新思想,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众望,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校学生会于4月12日开展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交流分享会。
学习进行时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通过PPT的形式和大家系统的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让同学们深刻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紧接着同学们观看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腹有诗书气自华”,更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读书的热爱、对终身学习的追求。大家纷纷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刻苦的精神,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享会后,同学们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积极分享自己学习的感悟和收获。快来看看学生干部们的感悟吧!
心得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始终站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始终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动场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是当代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青年力量,传递青年声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志道弘毅,砥砺前行!
——校学生会主席颜晓曼
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后,我们能够真切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深厚实践根基,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给予无限期待,时代也赋予大学生以光荣责任。我们身为当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的道理,立足每一个平凡岗位,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切实克服“激情有余、韧性不足”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生活权益部郑伊萍
在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时,让我触动最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学生工作中将“自讨苦吃”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作为“后浪”一代,我们要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学习部刘诗洁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有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大学的学生说:“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行得通、让实践有基础,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文体部梁玉萍




我校学生会本次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交流分享会,使学生干部们受益良多,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引导大家从不同年代青年与时代共奋进的真实经历中收获感悟、汲取力量、奋发向上。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坚定理想信念,在同学们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有志气的新时代大学生。勇挑重担、秉怀信仰,在青春梦想中前行,在青春实践中探索,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勇敢地跋涉新时代长征之路,展现时代青年应有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