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有余日,正可学问(第一期)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人间失格》太宰治
简介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
节选
无论身逢乱世还是太平年间,最大的兵荒马乱到底都是幻灭。
我对受人尊敬这一状态进行了如下定义:近于完美无缺地蒙骗别人,尔后又被某个全智全能之人识破真相,最终原形毕露,被迫当众出丑,以致于比死亡更难堪更困窘。即使依靠欺骗赢得了别人的尊敬,无疑也有某个人熟谙其中的真相。不久,那个人必定会告知其他的人。当人们发觉自己上当受骗后,那种愤怒和报复将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即使稍加想象,也不由得毛发竖立。
我一点也不指望那种“诉诸于人”的手段。无论是诉诸父亲还是母亲,也不管诉诸警察,或是政府,最终难道不是照样被那些深谙世故之人强词夺理击败了吗?不公平现象是必然存在的。这一点是明摆着的事实。本来诉诸于人就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我依旧对真实的事情一言不发,默默忍耐着除了继续扮演滑稽逗笑角色之外已经别无选择。
相互欺骗,却又令人惊奇地不受到任何伤害,甚至于就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这种不加掩饰从而显得清冽、豁达的互不信任的例子,在人类生活中比比皆是。
面对亲人还是面对陌生人,身在故乡还是身在他乡,其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演技上的难度上的差异。
我仿佛看见世界在哪一刹那间被地狱之火挟裹着,在我眼前熊熊燃烧起来。对人感到过分恐惧的人,反倒更加迫切地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更可怕的妖怪;越是容易对事物感到胆怯的神经质的人,就越是渴望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皮囊》蔡崇达
简介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由蔡崇达编写、韩寒监制。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作者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
节选
蔡崇达说“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
这大概是我听过的关于回家的最好诠释,每次在外面受了挫,受了伤,最先想到的是回家,回家去充能量,“补血”。有时我也问自己,我的家乡哪里好?没有整洁的街道、没有方便的交通,甚至挤公交时,大人老人一拥而上,不懂得排队。可我就是喜欢啊,下火车后,熟悉的空气夹杂熟悉的乡音,真的好舒服,每每想起,我都会嘴角上扬。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听到鞭炮声,听到布谷鸟叫,我都能和遥远的家乡联系到一起,二十多年每个春节回家过年,无一空缺。在我的印象里,鞭炮就是过年,过年就是要回家,多么自然的联系;布谷鸣叫也是家,童年里,托着小脸问奶奶,“这是什么叫呀”,奶奶说这是布谷鸟,布谷鸟叫,客人来到。
长大了,离家越来越远,从小镇的小学,再到县城的高中,市里的大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老家逗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每次我离开家,奶奶都会拄着拐棍在后面张望着我,直到我消失在胡同的拐角,奶奶说放假就回来多看看,在奶奶后面望着我的是爷爷,奶奶今年八十,如果爷爷还在今年八十七,每次回家我知道见一次就少一次,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是用小时来算的,知道有什么用,在胡同该转身的还是要转身。今年过年,我该去看看爷爷了,我一直相信只要不遗忘,去世的人就不曾离开。
父母鼓励我留在大城市,不要再回小城发展。我怕我在外很多年后,家乡忘记了我,我认识的每块石头,每块角落都不再记得我……
4.23世界读书日和小编一起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纸质书读起来吧!
校团委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