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团课——“青春战 ‘ 疫 ’~致敬最美逆行者 ”(第二期)
2020年4月15日晚19点30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沈嘉昕医师应共青团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邀请在“云”端为我校团员青年们讲述驰援湖北的战“疫”经历。
这是一场特别的主题云团课,从抗“疫”一线归来的战士们变身“主播”,数千名生工团员青年在“云”端倾听了他们的抗“疫”故事。
据统计,今晚参与直云团课”直播的团团们共计5471人。
以青春力量,成就最美逆行
没有人生而英勇,他们只是选择了不屈和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抗疫人员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把热血和生命尽数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点燃了漫天希望之光,把无尽的缅怀与思念留在了神州大地。
在这堂特别的团课里,我们于微小之处窥见伟大;我们看到了更多新青年眼中“偶像”的新定位;我们看到了“90后”成长中的新标签——“时代担当”、“国家脊梁”;我们看到了众多热爱祖国的行动派,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脊梁,有担当、有自信,发一分光,发一分热……
主讲人
沈嘉昕医师
沈嘉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防控疫情青年突击队队员,负责对口支援的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病房病人救治工作。
团课片段
直播现场
互动问答
抗“疫”,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更需要基层一线的无数工作者日夜奋斗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伊璐老师:“我们是隶属福建省教育厅医药学类的高职院校,打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将从事医药卫生事业,您是否能从您的工作角度对同学们提一些学习上的建议?”沈嘉昕医师:“医学与药学都是关于生命的学科,我的建议是把理论基础打牢。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理论基础打牢了,将来才能发挥出作用。在学校时也要把学习工作做好,这也是打牢基础的过程之一。”
吴孔旻老师:“您好,听了您的分享了解到您是在重症病房工作,可想而知您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我问问您,这么大的一个工作量您是如何抗压的。”
沈嘉昕医师:“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工作量大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抢救无效的危重症患者和病情加重的患者之后那种无力感和自责才是最让人难过的。不过好在我们有伙伴,周围的人都给我们以鼓励,我们能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能坚持下来。”
陈静思老师:“您好,我们了解到您是主动报名参加福建省对口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当时疫情防控的形式还是很挺严峻的,作为专业医护人员,您肯定了解此行的危险性还是很大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您主动报名,您的家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沈嘉昕医师:“危险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我是一名医生。这样的情况下,我不站出来,群众怎么办。我的家人虽然担心我,但他们没有阻止我,反而时时刻刻给我以鼓励,他们都是支持我的。”
经管系团总支学生副书记袁伟恒:“不久后高校也会迎来开学,能否从您的角度,对同学们说说在返校的途中如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做好防护措施。”
沈嘉昕医师:“首先要做好的是心理意识上的准备,心理上不恐惧,在遇事处事上才能够冷静;其次是身体上的防护,只要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就要立即上报
直播结束后
不少团团有感而发
这次疫情来的异常迅猛,我们都没来得及准备就已经深陷其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犹如真实战场扛着钢枪的战士,毅然奋勇向前冲锋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守护着千家万户,正是他们这样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为中国抗疫筑起了一道“白色”长城。
——康复系 郑晖老师
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们舍小家而顾大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真正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谢那些在疫情期中为我们奔赴前行的人,是你们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换来了疫情的曙光。感恩这些英雄们,并向他们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药学系 林茜瑶
世上并没有超级英雄,只不过是无数普通人在散发着光亮,疫情面前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动力,一场疫情,将全体中国人划到了一个战线上。有人一马当先、勇敢冲锋;有人执着逆行、初心滚烫;有人默默奉献、前赴后继;有人力挽狂澜、万夫莫当。正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份重于千钧的担当。唯有勇士,敢于逆行。最美的逆行者,用他们的奉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愿他们开开心心,平安久伴。
——经营管理系 郭晨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次团课中,我感触颇深。奋战在一线的人们不畏艰险,以身作则,为我们筑起了城墙,他们的使命感和付出,诠释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抗争,砥砺前行。
致敬医护人员,致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英雄!!!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曾咏康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云团课”主题活动深入人心。在这场疫情面前,虽身处天南海北,但生工学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以实际行动参与抗疫,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战“疫”有我,不负青春
校团委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