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洪山校区开展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本次集体备课围绕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专题,聚焦“如何将理论精髓转化为课堂教学生动内容”“如何结合实践案例阐释民主内涵”两大关键问题开展研讨。
在理论梳理环节,冯小燕老师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背景、核心要义、制度优势” 三大维度,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方民主模式的本质区别,强调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 的显著特征,以及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实践属性。
在案例研讨环节,陈余西老师分享了涵盖基层选举、民主协商、政务公开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例如在讲解 “民主协商” 时,可结合高校“学生代表提案制度”,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民主实践中的角色与责任,增强教学的代入感与感染力。
在教学设计优化环节,梁文静老师提出针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这一教学重点,明确要通过“制度框架拆解—具体机制举例—中外对比分析” 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关联。针对“学生易混淆的理论概念”,项辉辉老师提出采用 “概念辨析表”“思维导图” 等可视化教学工具,降低理解难度。
本次集体备课通过“理论共学、案例共研、方案共磨”,有效提升了教师对主题的把握深度与教学设计能力。下一步,教研室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聚焦课程重点难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动 “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理论真正走进课堂、深入人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增强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202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