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物华新|我系教工党支部开展暑期学习实践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8-16


7月初,我系教工党支部开展“迎七一学原著书记足迹领我行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谢琳娜上《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专题党课,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并利用暑期深入开展现场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领悟《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精神内涵,以实际的学习行动庆祝党的生日。

经过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支部党员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体会,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了不同的感悟。

 

(一)福建生态美、百姓生活优

实践地点:福道公园、福州市森林公园

 

 

在游览福道过程中,我了解到公园是按照保护原生态自然植被、展现山林乡野风貌的主旨规划建设,步道沿线设置亲子游园、森林书吧、充电站等设施,充分体现了“生态、便民、健身、休闲、共建、共享”的理念。我深深感受到近年来人民的幸福指数在直线上升,家门口就是最好的风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现实的缩影,身为普通的一员,我觉得很幸福!

——党员教师 曾燕茹

 

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2年居全国首位,率先实现森林城市全覆盖,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期望福建人民在创造高质量品质生活上实现大突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应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里贡献一份光和热。

——党员教师 陈少美

 

绿色,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亮色。置身于福州森林公园更让我体会到这一点。这片“绿”,是肉眼可见的高颜值,铺陈在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片“绿”,更是深入人心的新理念,引领“新福建”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员教师 王翠

 

(二)福建文脉深、传统底蕴存

实践地点:三坊七巷、福建省博物院、南靖土楼

 

福州三坊七巷,曾在习近平同志的保护下,避免了被拆迁的命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坊巷,再次叮嘱: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这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员教师 徐陞梅

 

着小朋友参观福建省博物院,一起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感悟历史光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党员教师 林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是推动福建土楼申遗,嘱托八闽大地要用好土楼资源,做好旅游文章,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此次土楼之行,我体验到南靖土楼形态之美、建筑艺术之美、中国传统村落之美,感受世遗之美,提升文化认知和民族荣誉感。

——党员教师 滕蓉

 

(三)数字福建始、经济腾飞快

实践地点:福建省博物院数字互动展示墙

 

福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数字经济贡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22年前的宏伟布局。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提出了“数字福建”战略构想,当年的中共福建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数字福建被写入福建“十五”计划纲要建议。这是数字福建的首次公开亮相,从此,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在福建涌动。而今手机支付、互联网政务、线上教学、便捷的网络资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享受着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光网、5G、中国芯成为了一个个能够引起我们民族自豪感的词汇。在服务现代化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数字福建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我们感受到经济的迅速腾飞

——党支部书记 谢琳娜

 

(四)产业机制活、乡村致富先

实践地点:惠泽龙酒业、屏南县

 

1989年,受到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激励,邱允滔先生投资创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企业“健康中国产业、传统文化传承”为宗旨,以引领产业生态、共创美好生活为使命,历经32载辛勤耕耘和砥砺前行,打造了多类具有福建特色业龙头品牌,带动酒业,带领脱贫致富,为民办实事。很好地诠释了开拓进取的闽商精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积极推动各地交流合作,发挥优势不断探索新路,全面提升福建产业竞争力,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

——党员教师王娜

 

1988年6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屏南县,他听说这里曾经留下过这样一句话:屏南屏南,又贫又难。他说,现在屏南县经济不发达,但我们不能把它讲成“又贫又难”,而要看到它是大有潜力、大有希望的,多讲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话,不能自己把自己看扁了,同时提出,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彻底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为屏南人、更为宁德人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党员教师李志平

 

(五)革命老区红、志士精神传

实践地点:龙岩上杭古田会址、林觉民故居

 

古田,是记载信念之坚的红色圣地。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纪念馆里,350多幅照片、300多件文物,生动展示了人民军队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新时代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方面,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方面,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把政治建军作为新时代军队建设的立军之本,深刻认识军事与政治的本质联系,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党员教师 康彬彬

 

我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故居参观学习,为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动容。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情怀,流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本人作为有着红色传统的教师,我将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发展新一代接班人。

——党员教师 吴丽民

 

(六)中西文化融、友好交流情

实践地点:鼓岭

 

万国公益社、柯达照相馆、加德纳展示馆、鼓岭邮局、宜夏别墅……如今,在鼓岭,这一座座老建筑背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在述说一段段“鼓岭故事”的同时,更记录下了那段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走在鼓岭的古道上,穿梭于树林间,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深深感受着承载着古老文化的鼓岭之美。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期奋斗过的足迹,我要更加坚定信念,坚守初心,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党员教师 郑若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福州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希望有福之州更好地造福于民”,这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有福之州的殷切期望,饱含着人民领袖对福州人民的深厚情谊。我将始终怀着特殊感情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四部图书,带着特殊责任感悟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学习贯彻新思想、感恩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远见卓识,进一步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党员教师 柯轶

 

(七)潜心培养人、适应社会需

实践地点:闽江大学

 

习近平与“闽大”的情缘始于1990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在任期间,他明确提出“不当挂名校长”,形成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为1074名毕业生签发了毕业证书。作为职业院校,应该秉承 不要培养清谈家,只会说,不会做。”的办学理念,立足福州、面向市场主动融入新福建、新福州建设。

——党员教师魏瑜

 

(八)阅读体会深、基层真实干

实践地点:福州市区

 

书中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持续关注民生,创设“下基层接访”制度,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让我深刻理解了党的执政理念,明确了以民为本重点在于是否能知民心,是否能重民生,是否能护得了民利。知民心,优化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对公务人员强调要急民之所急,群众的事要“马上就办”,要求机关干部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讲求工作实效,少说空话,狠抓落实。重民生,落实专项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的关注涉及方方面面,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对特殊困难的人要给予特殊关心,要多为这些人“雪中送炭”。

——党员教师 陈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