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产业需求变化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讲求实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产学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