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
林俊涵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技能培养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体现教育的教书育人本质,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回应。
在本次学校组织的第三期“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专题网络培训中,对课程思政的政策、意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观看了相关的案例视频。同时,结合自身践行课程思政获得的经验,对课程思政实施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课程思政实施的最大难点在于思政元素资源的不足和挖掘程度的不够。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是非思政专业老师,他们通常缺乏思政题材或元素,缺乏相应的教案和课件,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思政团队去帮助他们整理思政资源,因而,专业老师要花费时间去查找思政元素备课,有资料显示,24.16%和35.19%的老师分别花费备课总时间的“41%~50%”和“31%~40%”去查找思政元素,除了在教学过程的固定思政教育外,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偶发事件,这通常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机会,但这需要专业教师掌握足够多的思政资源。
对于收集到的课程思政资源如何有效和准确地挖掘是另一个难点。一个思政元素所含有的思政内涵,对于专业教师而言,一些常见的思政素材可以容易挖掘出思政元素内涵,但是很多时候对思政素材挖掘不出内涵和挖掘到位,以至于认为不是思政素材,也影响到思政点的切入和融合方式,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机制和思政团队帮忙实现。
针对上述难点,首先要打破系部界线,要以每个专业为基本单位,成立跨系部跨专业学科的,由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门课题研究小组。其次,以项目为依托,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思政教师提高对专业的认知,专任教师深入分析本专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主线,收集、选择和整理思政教学资源,依据所需的素质目标,分析和挖掘各思政元素的内涵,设计和优化思政教学资源库,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同时,设计一个闭环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过程,都应开展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需要坚持不断地实施、改进、再实施、再改进,逐步丰富思政教学资源,优化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