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
李新舟
引言
第三期“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专题网络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案例,收获颇多。学时为了更好地用,如何根据我学习的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授的课程中,是我一直需要考虑的。接下来就,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探索。
一、生物化学课程概况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与化学各专业课程有紧密联系,又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食品、医药、卫生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应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来探讨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以及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等生命科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现象,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以适应所在职业岗位的发展,为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应用与创新打下基础。
二、课程思政目标定位: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原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以期达到如下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匠精神;。
2、培养学生要以过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科学的“科学素养”,训练思维的方式,转换思维,创新思维,敢拼敢试,用于创新。
3、引导学生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待自己、关爱同学、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树立文化自信。
4、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课程思政案例挖掘
1、三聚氰胺事件,以蛋白质含氮量16%为结合点,讲述凯氏定氮法,引入三聚氰胺事件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并揭示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及该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商人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必须遵守最基本的法律法规,诚信进行,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多巴胺,通过酪氨酸代谢产物多巴胺,引入毒品,讲述毒品的作用原理。组合羽泉中的陈羽凡由于吸毒被拘留的案列,通过这一新闻报道,引导学生们思考毒品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揭示毒品的危害,旨在培养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抵抗诱惑的能力,树立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理解一定要在毒品面前“冷酷到底”,才有可能让人生“最美”。
3、通过化学及生理学的诺贝尔奖,讲获奖的趣闻轶事,获奖研究对人类发展的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展开主题演讲,一方面让同学们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研究工作中付出的巨大努力,认识到唯有付出才有回报,同时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历来看,思维的方式不应拘泥于传统,要经常转换思维,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