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柯轶
通过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的这次线上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态度方面,从完成任务式学习到主动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变。
在思想认识方面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立德树人,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作为人才培养及授课的方向。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讲座中,各位授课老师用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各种生动新颖的案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思政的教学目标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除了思政课专业教师,所有老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究思政教学的方法,让思政思想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听完讲座,我认真回顾、反思自己的课程教学工作,进一步认识到专业课程的讲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讲授,更应该在其中融入思政之盐。
例如微生物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融入介绍我国的微生物发展史,从酒曲的制作、种人痘防治天花,到衣原体的发现,介绍我国近代微生物学家,伍联德、汤飞凡等的事迹等等。这些思政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激发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提升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
在课堂上,以新冠疫情为引,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后疫情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提升防护意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结合授课内容介绍“工匠精神” “鲁班精神”等职业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与职业责任心。
近日开展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专题线上培训活动,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把民族精神宣讲好,把爱国奉献精神宣讲好,帮助学生把握思想方向、保持战斗定力,更好地去学习文化知识,真正将思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写出美好的职业教育新篇章,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深入探索和努力的重要课题,我将进一步践行工匠精心,用心打磨课程思政好课,为立德树人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