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于民族肌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升学生四个自信,推动时代青年发挥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时代主人翁精神,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在寒假开展了以“深耕数字现代文明 赋能文化发展新篇”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探寻福建文化发展的数字新韵。
①访展馆 寻足迹
二月的福州,春和景明。为深入了解福建省文化建设和“数字福建”发展现状,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社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档案馆参观了“潮涌八闽——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等展馆。
在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展馆中,同学们参观学习了福建省自近代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着眼于抢占信息战略制高点,增创福建省发展新优势。2000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福建省信息化建设新篇章。通过参观展览和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进一步深化了对我省“数字福建”如何赋能福建现代化发展,深刻认识到福建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场馆内,指导老师冯小燕以“笃定前行 建设现代文明”为题进行了现场教学,勉励同学们要秉持守正创新精神,以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貌,在数字时代推动文化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此外,在“习近平的书柜”前,师生一起学习了《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书籍,进一步增强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领悟。
②探主媒 提认知
文化数字化发展,主流媒体发挥着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党史学习读书社在指导老师桑文婷的带领下,赴《福建日报》、东南网等福建主流媒体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师生在《福建日报》社史馆学习了解《福建日报》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报党刊的关心关怀,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日报》刊发的重要文章,聆听了福建日报社关于《闽山闽水物华新》的创作过程,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早期探索的实践深刻认识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感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丰富实践和探索创新。
实践队成员通过参观,了解了福建日报、东南网融媒体发展现状,东南网编辑部主任王祥楠向实践队的师生详细介绍了数字化运营情况,勉励同学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③观名地 感“数”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为实地了解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建设情况,实践队来到三坊七巷这一建设“数字福州”的大窗口,探寻三坊七巷数字化建设足迹。
在依托5G、VR、AR等科技手段的智慧街区,同学们感受了“云游坊巷”系列旅游产品,通过福州古厝集团的自媒体平台,享受美景直播、VR(虚拟现实)古厝展示、语音讲解等服务。在南后街、爱心树两个场景中用手机进行扫描,零距离体验酷炫的AR特效、幻彩的爱心树、绚丽的烟花等有趣元素,沉浸式感受元宇宙的酷炫魅力。
此外,实践队成员还前往福建博物院、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探访福建历史文化保护的数字化建设现状。


④感实践 增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