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铸魂领航 推动“一融双优”)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康复保健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支部现有党员14名,其中男党员5名,女党员9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8名,助教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13名。支委会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任纪检委员)各1名组成,设2个党小组,由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任小组长,现任党支部书记为系主任郭生挺。支部主要承担系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支部曾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奖三等奖;连续3年获得学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和“结项活动”评选第一名;党员教师获省级及以上各类比赛荣誉30余项,其中支部书记参与的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及国家发明专利1项。
二、案例内容
(一)案例背景
“一融双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明确了高校教师党支部在高校党的建设和学校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努力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深入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省教育厅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深化‘一融双优’党建模式,持续实施党组织‘对标争优’建设计划”。
专业服务学校周边社区是高职院校各类考评内容之一。“健康中国”、“健康福建”以及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专业评估对学校开展周边社区社会服务都有相应考评指标。学校作为医药类高职院校,发挥专业服务社区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应有之义。
康复类专业是学校优质品牌专业。我校康复治疗类专业办学规模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系部有16名研究生执业医师,党员骨干占86%,康复专业服务实力较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强基,党的组织融入教研团队。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在教研室层面,率先设立党小组,由党支部委员兼任组长,明确党小组长9项任务要求,构建党小组长、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三驾马车”融合的一线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协同推进党建思政、安全稳定、专业建设、队伍和文化建设。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为引领,建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系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党员占比达 87.5%,骨干教师党员占比达88.9%。近年党员教师获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党员”1人,获校党委授予“优秀党员”1人;获校级以上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共6人,其中1名党员教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二是党建领航,立项项目融入教育教学。支部立项项目聚焦专业方向。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职业教育法关于“加快培养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确定年度重点立项项目。立项《党建专业双融合双促进,康复服务进园区进社区》《校企党建引领,打造康复助老“金”字招牌》《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探索“四创融合”培养康复技术技能人才新路径》等3个项目连续获学校立项第1名,其中1项获省教育工委支部立项三等奖。党日活动项目聚焦健康主题。针对群众健康“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党日活动与中医康复等专业结合、与为师生群众办实事结合,统筹华医社、康复学社、心理健康社、传统功法社4个大学生专业社团,提供康复理疗(颈肩、脊柱亚健康为主)、中医体质辨识、心理评估及咨询、健康管理、中医耳穴体验、健康知识技能培训等健康服务,开展进园区、进社区、进老区、进企业志愿服务,让党旗在康复健康事业一线高高飘扬。党员教师梳理党日活动体会创作《仁爱战“疫”,康护孝悌》作品获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总决赛铜奖、省赛金奖,专项调研成果《加强福州市残疾人康复精准服务研究》被福州市政府采纳;党日活动相关报道在教育厅网站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余篇。
(三)实施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专业建设走前头。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 合双促进,推动康复治疗类专业办学规模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入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康复治疗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蝉联2020、2021年“金平果”高职竞争力第一名,至今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十、省内第一;中医康复技术专业2021、2022年居第十名;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近三年均列全国前三名,学生培养和就业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中国青年报》以“创新和实践‘六导六融’模式培养康复技术技能人才”、《光明日报》以“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开创特色养老人才培养之路”为题报道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做法。
二是党建引领教学项目见实效。党员骨干教师主导建 设的项目列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行动计划认定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福建省第一批二元制试点、福建省高职院校第三批慈爱康复产业学院试点,创设了康复健康管理中心实体、心理健康一站式学生社区及 1000㎡“课岗融合、教学做一体”的校内仿真实训室,是教育部1+X幼儿照护、产后恢复、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3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福建省康复技术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福建省康复专科联盟单位、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儿童疗育联盟指导单位、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会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单位。
三是党建引领系部发展成标杆。系党组织被省委教育 工委授予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组织、被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康复教研室获省总工会、省教育厅“五一先锋号”荣誉称号,分工会获“福建省科教文卫系统模范职工小家”,学校连续三年授予系部文明单位称号;师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金奖、一等奖13 项,银奖、二等奖5项,铜奖、三等奖17项,其中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挑战杯”国赛获铜奖、第一届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场景设计大赛特等奖、思政项目入选全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典型案例。
三、佐证材料






